热门搜索: 岩藻多糖   幽门螺杆菌
首页 > 行业动态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激活内生动力,实现“率先蓝色跨越”
发表时间:2018-03-16         作者:         来源:        
分享至
      山东省行政学院组织的市厅级公务员进修班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区“六合一”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再次“被聚焦”。从以前的“交叉执法”、“多头执法”、“推诿扯皮”,到如今的“一支队伍管全部”、“一个拳头聚合力”,新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全国创出了“黄岛模式”。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激活内生动力

  据了解,获批以来,新区35项区级重点改革实现突破,30项改革列为国家、省、市试点,15项改革形成具有全国影响的创新经验,支撑新区不断实现“率先蓝色跨越”。

  作为第九个获批的承担国家发展和重点改革任务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已经没有了之前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有的只是一块“牌照”。回顾当时,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王建祥的话至今仍言犹在耳,“没有改革创新,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作为全国第一个由县级市和国家级开发区整合而成的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迫切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立足职能转变,新区从理顺新区、功能区和镇街关系开始。新区是“组委会”、裁判员,主要任务是大统筹、大服务;十大功能区是“主力军”、运动员,致力于大开发、大发展;26个镇街是“啦啦队”、工作员,强化大保障、大治理。

  获批国家级新区仅一个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就实现了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功能区、行政区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四个整合”,职能部门精简超过60%。同时,强化新区了对全域资源、战略布局、重大项目的统筹和为功能区、企业、基层、群众服务的职能。而在功能区,下放173项经济管理权限,实现了功能区的事功能区办;创新开发模式,在董家口经济区建立“理事会-管委会”双层管理体制,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探索“法定机构”管理模式,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中德生态园探索“职员化管理”用人机制。在镇街,全国率先推出街道体制改革,剥离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强化基层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发展保障四大职能。

  权责边界的厘清,形成了开发建设的强大合力。功能区累计开发区域50平方公里,实施基础设施配套100平方公里,新引进建设项目数量占全区总量的70%以上。新区从全国300多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2016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

  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打开电脑,登录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工贸易三方联网审批系统,填写进料申请表、单耗、变更情况表……5分钟后,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的杨秀萍鼠标一点,一项进料加工金枪鱼的申请就报送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商务局和海关。

  当天下午,杨秀萍就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确定回复。“就是这样一笔业务,以前得4个工作日才能办结。”杨秀萍说。变化源于加工贸易三方联网审批改革,即该区商务部门的审批备案与海关审批备案合并为一个环节,商务部门与海关线下两窗口申请改为线上一窗口申请,变人工申报为公共系统一次电子申报、并联审批。

  就是这样一项改革,一年直接为新区730多家外贸企业节省商务费用1000多万,还不包括通勤和人工费用。每票业务平均耗时由原来的5-7个工作日缩短为1-3个工作日,提速60%以上。取消社会投资类项目前置审批,实行市场准入“多证合一”、“一地多用”、施工“弹性许可”……一项项改革,让投资更加便利,市场活力迸发,市场主体由6万户增长到18万户。新引进产业项目1000余个、总投资超过万亿元。东方影都、中铁世界博览城、慧与大数据基地等27个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新增41个、累计达到193个。

  创新人才改革,凝聚核心竞争力

  3月17日,美国科学院院士戴宏杰率领的“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创新团队”,正式入驻青岛西海岸新区,这也是青岛市首个落地的“顶尖人才团队”,将致力于建立聚集世界级专家的铝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及应用研发中心。

  人才,始终是引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正式基于这样的开放意识,新区聚焦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了人才流动的“洼地”,打造人才发展的“高地”,不断释放着人才红利和科技红利。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出台创业扶持、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人才培育及创新创业激励、安家支持、服务保障等“一揽子”人才政策,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向国内外一流大学广发“英雄帖”,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行增量引建和存量服务“双机制”,建立功能区承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合作机制,建设“大学城”。出台《人才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打破现有人才政策瓶颈和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人才与产业的相互促进和有机融合。发放科技创新券,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建山东省首家知识产权仲裁院和巡回法庭,保护知识产权。

  中科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央美院、哈工程大学等11所知名高校落户。集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平台520家、高新技术企业256家、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11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省各区县首位;两院院士达到33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0人,人才总量42万人、占青岛全市的四分之一。

新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