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岩藻多糖   清幽乐   幽门螺旋杆菌
首页 > 认识岩藻多糖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
发表时间:2021-01-07         作者:岩藻多糖Fucoidan         来源:海藻生物官网        
分享至

说到肝病,大家都会想到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肝纤维化。其实,肝纤维化处于“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四部曲的重要位置。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而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案及预后,治疗及时得当,肝纤维化是可以实现逆转的,否则,纤维化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千万不能忽视肝纤维化的危害,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肝纤维化并进行合理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一、     认识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其病因可分为:

1)感染性(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汲虫病等);

2)先天性代谢缺陷(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3)化学代谢缺陷(慢性酒精性肝病、慢性药物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在临床上难以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截然分开,因为慢性肝病由肝纤维化到肝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近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如果能给予有效的病因治疗,或能直接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或促进其降解,则已经形成的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也是可以逆转的。

二、     肝纤维化的临床症状

(1) 疲乏无力:肝纤维化临床表现为早期常见症状之一;

(2) 食欲减退:往往是最早症状,有时伴恶心、呕吐;

(3) 慢性消化不良症状:腹胀气、便秘或腹泻、肝区隐痛等;

(4) 慢性胃炎:许多慢性肝炎患者出现反酸、嗳气、呃逆、上腹部隐痛及上腹饱胀等胃区症状;

(5)出血:由于肝功能减退影响凝血酶原及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肝纤维化临床表现常出现蜘蛛痣,牙龈出血,皮肤和粘膜有紫斑或出血点,女性常有月经过多。

三、     肝纤维化不良后果

如果治疗不当,肝纤维化可通过两大危害形成肝硬化:

1)肝组织结构的破坏:肝纤维化使肝内血管受压扭曲、闭锁或动脉与静脉之间出现“短路”吻合,造成门静脉系统血管阻力增大,形成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腹水生成和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有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潜在危险;

2)肝组织功能障碍:正常肝细胞之间的血液微循环通道因纤维组织成分的沉积而造成循环障碍,影响肝细胞的血液供应,使因炎症受损的肝细胞不易修复甚至加重损伤,直至功能正常的肝细胞愈来愈少,最后导致肝功能衰竭。

四、     肝纤维化预防保健

1)情绪稳定: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心情开朗,振作精神,会有益于病情改善;

2)动静结合:肝纤维化代偿功能减退,并发腹水或感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在代偿功能充沛、病情稳定期可做些轻松工作或适当活动,进行有益的体育锻炼,活动量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

3)用药从简:盲目过多地滥用一般性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肝脏恢复。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如异烟肼、巴比妥类应慎用或忌用;

4)戒烟忌酒:酒能助火动血,长期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因此,饮酒可使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并容易引起出血。长期吸烟不利于肝病的稳定和恢复,可加快肝硬化的进程,有促发肝癌的危险。

5)饮食调护: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于消化饮食为宜。做到定时、定量、有节制。应忌辛辣刺激之品和坚硬生冷食物,不宜进食过热食物以防并发出血;

6)积极预防: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实质性变性而逐渐发展的一个后果。要重视对各种原发病的防治,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肝炎、血吸虫病、胃肠道感染,避免接触和应用对肝脏有毒的物质,减少致病因素。

五、     岩藻多糖可抑制肝纤维化

多项研究表明,岩藻多糖通过消除肝脏中的脂质过氧化来减轻肝硬化(图1)。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研究发现:岩藻多糖使用量为100mg/kg时能够显著抑制肝纤维化关键途径TGF-β1/Smads的表达,同时抑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促进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说明岩藻多糖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抑制肝纤维化过程。

《Int. J. Biol. Macromol.》最新研究表明,50mg/kg的岩藻多糖能显著降低大鼠和小鼠肝脏酶和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TGF-β1/Smads途径减少肝纤维化。

参考文献:

Li et al., Am. J. Chin. Med. 48:1-16, 2020.

Hong et al.,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75: 833-840, 2011.

Chale-Dzul, J., R et al., Int. J. Biol. Macromol. 145: 500–509, 2020.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新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