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癌症不是绝症,癌症病人也可以活到百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著名肿瘤外科专家,原国际癌症大会肿癌会主席。曾任国际抗癌联盟理事。
一颗心:从抗癌到控癌
半个世纪来,汤院士完成了震动中国与世界医学界的“两件事”:最早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最早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
第三件事
在汤院士看来,几十年肝癌临床研究可归纳为“识变”与“促变”。辩证思维对医生极其重要:重视第一手材料,重视综合分析以抓住疾病本质,去伪存真,重视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有可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从“小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到不能切除的肝癌缩小后切除;从肝癌裸鼠模型建立,到肝癌转移复发的深入研究,他始终贯彻这一哲学思维。
“20年前我们做的研究,20年后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还要求我们提供数据模型,说明中国式抗癌受到世界关注。”耄耋之年,他对肝癌研究依然心心念念,又以独特思辨方式提出“由抗癌转为控癌”的全新战略,并连续出版三本专著,清晰引导患者改变抗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癌症康复之路。这,正是他的“第三件事”。
从抗癌到控癌,一字之差,理念不同。
他认为:“癌症不同于传染病,对付传染病,人类主张消灭病毒细菌,但癌症是内外机体共同导致的疾病,控癌需要‘消灭与改造’。我们要打一场持久战,需抓住三点:首先,不要小看‘小打小闹’,关注细节,有利控癌;其次,有进有退,循序渐进;最后,重视机体建设,强身健体实现防病。”
而《汤钊猷:第三件事》正式从汤院士的这些理念为落脚点,对他的学习工作、生活情感等作了全方位、多视角记叙。主创人员希望能在学术与情感的交融中体现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展现汤钊猷院士对生命、生存及医学、医理的哲学性思考。
看完自己的纪录片后,他说:“有些过誉了,控癌只是我的一个倡议,希望纪录片引发大家思考——有助于促进医生拓展临床诊疗思路,有助于患者建立乐观的心态,预防为主、早诊早治、控制肝癌,让更多人从中获益。也许若干年后,中国建立了控癌事业,这对人类有功。”
一份情:选择坚强的理由
去年,在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汤院士的爱人李其松医生离世了。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两人曾经恩爱的镜头——或是携手旅游,走过万水千山;或是依偎而坐,欣赏金黄落叶;或是惬意居家,他在沙发上看书,她弹着钢琴……人生四季,结伴而行。
两人不仅是夫妻,更是工作伙伴。他俩是上海医科大学的同学,李其松先学西医,后来转学中医,是一位在中西医领域都有建树的大家。汤院士的学生在片中这样形容他俩:“李其松医生是枝干,她为汤老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才成就了汤老的枝繁叶茂。”可以说,汤院士将目光转向中医,夫人李其松对他影响很大。
失去爱人之后,汤院士一度悲伤不能自已,有一段日子失眠,消瘦。汤院士在镜头前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和爱人最后的一握,有如冬日暖阳下一瞥,印在心间
思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对方永远活在自己的一言一行里。张士哲告诉记者,汤院士在跟他们讲话时,常常会不由自主提到爱人,特别是讲到癌症的综合治疗,他总要用他俩的例子:十多年前,爱人为消除病痛、增强体质,开始游泳,汤院士从此当上了陪练。如今,每周两次,哪怕天寒地冻也雷打不动,每次都是手牵手去游泳。而与爱人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汤院士对于控癌的信心——这“第三件事”,更是他的执着与坚守。
同时,他亦选择坚强——坚强面对人生中的一切,就是对所爱之人的最好怀念和追忆。如今,他还和纪录片中记录的一样,每天早上在查房前,都要系好领带,擦亮皮鞋,看看自己的白大褂是否整洁干净,因为“这是对患者的尊重,也是一个好医生起码的修养”。